5月19日,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新工科专业建设研讨会在合肥工业大学学术会议中心召开,会议由安徽省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组织,安徽各高校院系领导,人工智能及大数据专业负责人及骨干教师及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相关企业代表参加。

数据与人工智能相关专业作为新工科专业建设的热门和核心专业,受到国内各高校的关注,近几年教育部已经审批通过三百多个大数据专业,安徽省高校已累计获批20多个本科"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点,20多个"大数据技术与应用"高职高专专业点。另外,省内也有大约十所高校获批"智能科学与技术"或"人工智能"专业。除此外,还有许多高校已经在计算机或相关专业中开设大数据相关方向,或筹建、申报这类专业。
凌翔公司作为安徽省教育和竞赛机器人领军企业,多年来支持并承办了一系列重大机器人赛事,在教育机器人领域形成了较大的知名度。为积极响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重大战略,面向以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为代表的新经济的发展需求,近年来,公司以机器视觉和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在皮革、制药、食品、药品、生化、日化等行业,陆续推出了机器视觉检测的系列化产品,并形成了一定的经济社会效益。

会上,公司副总经理袁魏华博士作了"机器视觉技术在高校相关专业建设中的应用思考"专题报告,袁博士从机器视觉基本概念谈起,分别介绍了机器视觉技术前沿、市场规模、人才培养需求等问题,并通过视频展示了公司近年来机器视觉产品在工业领域应用的实际场景,特别是介绍到公司自主研发的国内首台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真皮缺陷检测设备成功应用时,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

此外,袁博士结合高校当前机器视觉技术相关专业建设现实,分析了机器视觉技术涉及多学科,对人才培养要求较高,但教育相关配套实验平台及课程资源缺乏的现状,重点介绍了公司利用多年工业机器视觉产品的技术积累,自主开发的机器视觉教学科研实验系列产品,详细讲解了该产品集成的教学实验软件平台特点,包括丰富的算法与函数库、可直接嵌入python语言编程的集成开发环境、良好的设备驱动接口等特点。

软件平台涵盖了与高校《图像处理》、《图像分析》、《图像理解》等课程教学相适应的基础图像处理算法和tensorflow框架下的深度学习图像处理模型,并提供了基础算法实验、深度学习算法实验,以及从工业应用案例中精心筛选的8大类22个综合应用实验。并展示了与这些实验课程相配备的系列化实验设备。

最后,袁博士结合自己多年从事教学科研和项目研发的经验,就机器视觉技术在高校相关专业建设以及校企科研合作、技术创新、科研成果转化、人才实习合作等问题与参会专家共同交流了意见。
近年来,凌翔公司坚持自主创新和市场导向,以机器人、机器视觉与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在教育与竞赛机器人、机器视觉教学科研设备、工业视觉检测设备等研究领域形成了一批技术先进、性能可靠、富有竞争力的优质产品。借助这次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新工科专业建设的东风,公司的全面建设必将掀起新的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