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大机器人大赛后天进行,厨师机器人和助残机器人参加
炒菜、做鸡蛋煎饼、蛋糕裱花……这些厨艺你会吗?你可能不会,但机器人厨师行!9月27日,中科大2014RoboGame机器人大赛将在科大西区学生活动中心举行。本届大赛的主题分别是厨师机器人和助残机器人,来自全校不同院系的36支队伍将展开激烈的角逐,想看?快去吧!
比赛概况 36支机器人队伍赛场较高低
本次RoboGame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共计70支队伍,其中厨师机器人40支,助残机器人30支,每只参赛队伍人数4-5人不等,即超过300人参与了本届大赛。经过一个暑假的激烈竞争,最终有36支队伍闯入决赛,其中厨师机器人剩余21支,助残机器人剩余15支。
根据比赛要求,厨师机器人能够真实地完成一项或者多项厨师的工作;助残机器人能够在真实环境中帮助残疾人。"大赛更加强调机器人功能实现的真实性,更加贴近生活,而非简单模拟,难度在往届的基础上有所提高。"此次比赛相关负责人介绍,中科大RoboGame机器人大赛创办于2001年,经过多年的不断探索,RoboGame机器人大赛发生了很大变化,主题已从单一的表演性发展为今天更具实用性。
厨师机器人 炒菜、蛋糕、烧烤,机器人有厨艺
在本届比赛中,厨师机器人受到很高的关注。闯入决赛的厨师机器人参赛队伍各显神通,它们选择表演不同的厨师功能,其中包括炒菜、制作蛋糕、鸡蛋煎饼、蛋糕裱花、烧烤、煎鸡蛋等。如果有兴趣的市民,可以去现场尝一尝机器人炒的菜味道如何。
其实,厨师机器人并不是新鲜事物,在一些地方,有机器人做刀削面、做炒饭等。该负责人介绍,与这些厨师机器人不同,本次科大参赛的厨师机器人的功能实现自动化程度高,它们具有学习功能,而且可通过手机APP控制,操作快捷方便。"在一次教学操作之后,只需通过简单的点击手机APP即可完成整个流程。"该负责人说。
助残机器人 帮助使用者避开障碍物
与厨师机器人一样,此次进入决赛的助残机器人参赛队伍也毫不示弱,其大多数也采用了手机APP控制方式,而且此次助残机器人的功能性值得大家关注。
比如,轮椅机器人能够完成自主避障,绕开障碍物,同时对环境进行测绘,其余还有语音识别等基本功能,能与使用者进行对话,为其提供服务和帮助。有的助残机器人还具有人脸识别、手势控制、拿取物品等功能。
"参赛队伍将最新技术融合在自己的机器人身上,不断创新与完善。"该负责人介绍。
温馨提醒 有兴趣的市民请留意比赛时间
想去看一看的市民,要留意两个比赛的时间,这两项比赛是分开进行,27日上午8:30—12:00是厨师机器人比赛,下午1:30—6:00是助残机器人比赛,地点都是在科大西区学生活动中心二楼礼堂。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由于场地有限,如遇到参观者人数较多时,大家注意耐心等候,听从现场工作人员安排。
10年内,机器人
进普通家庭?
作为中科大机器人研究方面的领军人物,陈小平教授一直致力于机器人的科研,被称为最聪明的机器人"可佳"正是由他带领的团队研制。在这位机器人专家的设想中,未来智能机器人将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呢?
未来机器人能做什么?
陈小平说简单概括就是:人能做的事情,不排除智能机器人都会做,而且由于它不怕累、精确度高,可能许多方面比人做得更好。
陈小平说,智能服务机器人可以像人类一样拥有视觉、听觉、触觉能力。它可根据自己的"眼睛"、"耳朵"、"手臂"去感知世界,作出判断。
比如当大家上班后,机器人留在家里照顾小孩、老人,就像一名保姆,会做各类家务;在医院或敬老院,机器人可成为一名护士,还可为病人做手术;在学校里,给它设定程序,机器人可以成为一名老师等等。一些专用服务机器人,未来可以用于生产、制造、特殊场所等领域。
陈小平说,相对于只会重复执行相对简单的规定动作的传统机器人,智能机器人拥有感知识别环境状态的能力和学习能力,能根据获得的信息进行思考和规划,从而对外界作出适应性反应。
5—10年机器人有望进普通家庭
陈小平说,目前有些家庭里已有了扫地机器人,这类机器人属于低档服务机器人,中档服务机器人领域还基本没有实现产业化,他希望在未来数年内在家庭里服务的机器人更多的是中档机器人。"我相信未来5—10年,会有越来越多的智能机器人走进普通家庭,为大家提供服务。"陈小平预测。
记者了解到,日前国购集团分别与中科大、合肥高新区管委会签署了有关协议,合作三方将尽快对服务机器人实现产业化,填补国内中高端服务机器人的空白。
5年后,苹果
不再造手机?
9月24日,安徽成功实施首例机器人手术,机器人正在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随着科技的发展,未来我们的智能生活会是什么样?本报梳理了几个方面,大家可以畅想一下:
手机5年后将会消失
最近一篇《杨宁:手机5年后就会消失 移动互联网创业风口已衰竭》在网络上流传,乐搏资本创始人杨宁预测,手机即将消失,Iphone 8S或将成最后一代Iphone,到那时候,苹果手机业务将彻底退出历史舞台,苹果不会再造手机了。
在智能一切的时代里,你的手表、你的项链、你的戒指、你的眼镜、你的汽车、你的桌子、你的房子……你的所有终端设备都是智能化的。当通讯、收发信息、各类应用和功能成为所有智能装备的标配,请问,你为什么还需要一个装在裤兜里的手机?
生活将被机器人包围
当智能一切时代来临,我们将被各种智能设备和智能机器人所包围。未来没有智能机器人的日子,你将难以适应,就像现在如果没有互联网、没有手机,你将无法生活一样。
从你睡醒睁开眼的那一刻,你已经生活在一个智能机器人充斥的环境中:你的家本身就是一个智能机器人,智能卫浴会为你自动调整洗浴水温,智能厨房会为你自动烹饪早餐;等你出门上班时,交通工具会是一个无人驾驶的机器人汽车;当你走进办公室,你的智能桌子会立刻感应到,为你打开邮箱和一天的工作日程表……
各类遥控器将淘汰
未来,你可以抛弃家里的电视遥控器、空调遥控器、电灯开关了,通过智能家居平台,你可以通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控制家里所有联网的设备。
当然,度假的期间,你随时都可以查看家中各项设备的运行情况,甚至可以通过各种联网设备上的摄像头远程查看"实况"。
帽子手套都可能智能化
日前,苹果公司发布了最新产品,除了大屏幕的新款手机,最抢眼的是可穿戴的智能设备Apple Watch。其实,早在苹果公司推出此款产品之前,谷歌智能眼镜等各种可穿戴智能设备就已很火爆。
比如一家科技公司,最近就推出一款智能的可穿戴儿童安全手环"在那儿"。家长在手机端或电脑端的平台上,可划出一个"安全区域"的电子围栏,孩子一旦活动超出或进入该围栏,家长就会收到手机提示信息。如果孩子不小心走丢了,家长还可以立即通过一键导航,迅速定位到孩子所在位置。
还有些公司,推出针对老年人的相关产品。比如有的产品在老年人遇到心脏问题时,会自动给医生发出警报,或者他们遇到麻烦的时候,能够通知他们的家人或看护人。
可以肯定,未来可穿戴智能设备,将成为人体的一部分,嵌入人们的生活。
手表可定位
不怕再迷路
安徽发布10件信息消费创新产品
本报讯 担心老人出门安全?戴上一块能"定位"的手表,就算是迷路也不用愁。安徽省2014年第二批信息消费创新产品近日发布。而首届工业设计大赛也正式启动。
发布会上,一款专门针对老年市场的信息消费创新产品,吸引了大家的眼球。这款产品做成了一块电子表的造型,有一键呼叫功能,可通过长按SOS键,自动呼叫三个监护号码,直到其中一人接通,使老人第一时间得救;精确卫星定位功能则通过10秒一次的卫星查找,实现快速精确定位。此外,该手机还具有健康病例管理、电子围栏报警等多项功能。工作人员说,老人的手表能够跟家人的手机配对,如果迷路的话,家人还能用手机迅速定位老人的位置。
发布会展示了10件信息消费创新产品,其中一款"4G小卫士",也让即将外出旅游的市民有了更多安全感。这款产品由摄像头、报警器、遥控器等组成一个系统,可以监控开门、关门情况。和一般的报警器不一样的是,这款产品可以安装手机卡。人在外,可以随时随地和4G小卫士拨打视频电话,看到家里的实时画面。
由省经信委主办的首届工业设计大赛正式启动,本届大赛以"设计提升价值 创意美化生活"为主题。申报范围包括电子信息与家用电器、家居与办公用品、养老保健与儿童用品、车辆与装备、工艺与旅游品、产品包装等六个项目类别,最高奖励额度5万元。 |